背景:公元755年(天寶十四年)唐玄宗李隆基執政時期,大唐王朝邊陲重地十大節度經略使之一,時任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的突厥人安祿山打著"誅楊國忠清君側"的口號,自范陽鎮(北京西南部)興兵叛唐。
安祿山的反叛大軍從范陽鎮(北京西南)一路南下,相繼攻陷河北,太原,繼而又攻克滎陽、虎牢等軍事重地,時隔不久便攻破唐朝洛陽與長安。
公元762年(唐寶應元年)十月,唐代宗李豫任命雍王李適為天下兵馬元帥,統轄各路方鎮兵力與回紇援軍征討已是窮途暮路的叛軍。
殺父自立的史朝義在潰敗之後,"自漁陽回止幽州,縊死醫巫閭祠下"。自此,長達八年的「安史戰亂」與「大唐帝國」之戀落下了帷幕。通過SWOT分析法,揭開"安史之亂"歷史謎團
安史之亂蓄謀已久,驟然爆發。但是,大唐王朝本可以仰仗強大的國防力量、國民經濟物阜民豐,再加上安史叛軍內耗頻繁等諸多的有利因素,本可以火速鎮壓。
孰料戰爭形勢則是曲折離奇,甚是複雜多變,因而延續了八年的時間。
八年抗戰,究其緣由,無非是:
一是因為安史叛軍深思熟慮,籌劃已久;
二是安祿山、史思明全部都是身經百戰的梟將;
三是大唐王朝統治政權的策略部署利弊,皆是擔負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運用SWOT法則,分析唐王朝在平叛「安史之亂」中的戰略得失面對安史之亂,唐朝有利的因素(優勢)有哪些?第一,經濟基礎,安祿山的叛軍猶如初生牛犢不怕虎,但論持久戰來看,叛軍的經濟基礎不牢靠,後勤保障不及唐朝。
雖說在戰場上接連失利的大唐王朝,在對比安祿山的叛軍來看,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1、經濟(唐朝GDP高產區的江南與巴蜀地區沒有受到安史之亂的影響,依舊源源不斷地為大唐王朝提供著兵源與稅賦等強有力的保障。)。
2、民心(民心向來是站在正義的一方,無論以任何借口發動的侵略都是非正義的。)。
3、國防力量(唐朝有著明確的軍事部署與目標作戰規劃,雖說局部有些偏差,但是整體戰略方向沒有偏移。)等方面擁有著絕對性的優勢。安史之亂真實原因
第二,軍事力量懸殊,公元742年(唐天寶元年)時期,唐朝就在各邊防要地部署了十個邊陲重鎮,又稱之為"天寶十節度"。
其一、安西,公元710(唐景雲元年)間設立,統轄龜茲、焉耆(新疆焉耆)、于闐(新疆和田)、疏勒(新疆喀什)等四個軍事重鎮。
"安西節度撫寧西域,統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四鎮,治龜茲城,兵二萬四千。"《資治通鑒.卷215》唐朝方鎮"安西節度使"
其二、北庭,公元712年(唐先天元年)間設立,("北庭"又稱之為"北庭都護府",管轄伊、西、庭等三個州和北庭都護府轄境內的全部武裝力量)。
"北庭節度防制突騎施、堅昆,統瀚海、天山、伊吾三軍,屯伊、西二州之境,治北庭都護府,兵二萬人。"《資治通鑒.卷215》唐朝方鎮「北庭節度使」
其三、河西,公元711年(唐景雲二年)間設立,行政駐地在涼州(甘肅武威),統御著涼州、甘、肅、伊、西、瓜、沙等七州,等於是現在的甘肅武威西部地區與新疆東北部的部分地區。;
"河西節度斷隔吐蕃、突厥,統赤水、大斗、建康、寧寇、玉門、黑離、豆盧、新泉八軍,張掖、交城、白亭三守捉,屯涼、肅、瓜、沙、會五州之境,治涼州,兵七萬三千人。"《資治通鑒.卷215》唐朝方鎮「河西節度使」
其四、朔方,又稱之為"靈武",公元721(唐開元九年)設立,行政駐地在靈州(寧夏吳忠)。
"朔方節度捍禦突厥,統經略、豐安、定遠三軍,三受降城,安北、單于二都護府,屯靈、夏、豐三州之境,治靈州,兵六萬四千七百人。" 《資治通鑒.卷215》唐朝方鎮「朔方節度使」
其五、河東,公元730年(開元十八年)設立,統轄天兵、大同、橫野、岢嵐四軍,雲中守捉(守捉:唐代的一種地方建制,部隊駐守的地點,規模較大的稱之為軍,數量較小的稱之為守捉。),太原府,遼、石、嵐、汾、代、忻、朔、蔚、雲、儀等十個州。
"河東節度與朔方掎角以御突厥,統天兵、大同、橫野、岢嵐四軍,雲中守捉,屯太原府忻、代、嵐三州之境,治太原府,兵五萬五千人。" 《資治通鑒.卷215》唐朝方鎮「河東節度使」
其六、范陽,又稱之為"幽州節度使或盧龍節度使",公元742(唐天寶元年)間設立。
"范陽節度臨制奚、契丹,統經略、威武、清夷、靜塞、恆陽、北平、高陽、唐興、橫海九軍,屯幽、薊、媯、檀、易、恆、定、漠、滄九州之境,治幽州,兵九萬一千四百人。"《資治通鑒.卷215》唐朝方鎮「范陽節度使」
七、平盧,公元719年(唐開元七年)間設立。
"平盧節度鎮撫室韋、靺鞨,統平盧、盧龍二軍,榆關守捉,安東都護府,屯營、平二州之境,治營州,兵三萬七千五百人。"《資治通鑒.卷215》唐朝方鎮"平盧節度使"
其八、隴右,公元713年(唐開元元年)間設立,轄境為甘肅的部分地區與青海青海湖東部區域。
"隴右節度備御吐蕃,統臨洮、河源、白水、安人、振威、威戎、漠門、寧塞、積石、鎮西十軍,綏和、合川、平夷三守捉,屯鄯、廊、洮、河之境,治鄯州,兵七萬五千人。"《資治通鑒.卷215》唐朝方鎮"隴右節度使"
其九、劍南,公元719(唐開元七年)間設立,行政駐地在益州(四川成都)。
"劍南節度西抗吐蕃,南撫蠻獠,統天寶、平戎、昆明、寧遠、澄川、南江六軍,屯益、翼、茂、當、巂、柘、松、維、恭、雅、黎、姚、悉十三州之境,治益州,兵三萬九百人。"《資治通鑒.卷215》
10、嶺南五府經略使,唐朝方鎮,公元733(唐開元二十一年間)設立,其辦公駐地在廣州,管理疆域屬於是現在的廣西、海南及越南北部地區。
"嶺南五府統經略、清海二軍,桂、容、邕、交四管,治廣州,兵萬五千四百人。"《資治通鑒.卷215》唐朝方鎮"嶺南五府經略使"
根據《資治通鑒.卷215》記載:"天寶十節度"總共兵源為"四十二萬六千九百人"(426900),其中掌握在唐朝手中可控的藩鎮兵力為"二十四萬三千人"(24300),加上由宦官控制並戍守京都周圍的北衙禁軍主力神策軍約十萬人,而安祿山與史思明控制的平盧、范陽、河東等三鎮叛軍兵力為"十八萬三千九百人"(183900)。
因此來看,安史之亂爆發的初期,唐朝的兵力不及安祿山,但中後期投入的兵力,再加上回紇的援軍,唐朝兵力部署的數量則數倍於叛軍。唐王朝與安史叛軍兵力對比
第三,掛羊頭賣狗肉,安祿山叛唐的理由是"討伐楊國忠"高舉"清君側"的大旗,
首先,論其本質而言,其則沒有將自立山頭的大旗拋出來。
其次,是安祿山的山頭之中沒有各路方鎮使沒有參與,同他沆瀣一氣,而這些邊陲藩鎮的節度(經略)使無論是在個人情感方面,還是道義上而言都是偏向於大唐統治政權的。
再次,隨之而來爆發的馬嵬驛事件,大舅子楊國忠與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楊玉環皆死於有預謀的亂兵之中,安祿山拋出"誅國忠、清君側"的山頭大旗便一落千丈,借口沒有了,道義自然也就沒了方向,兵敗也就屬於是大勢所趨。楊貴妃浮雕畫像安史之亂爆發後,不利於唐朝的因素(劣勢)有哪些?第一、唐王朝雙目不明委以太監為督軍,干涉兵戈之事。於是在洛陽城破之後,大將軍高仙芝、封常清二將皆因太監邊令誠向唐玄宗李隆基打了小報告,以至於遭到誣害,以"出師不利"慘遭身首異處,而唐朝自斬手足之舉,只能是令親者痛仇者快,這是其一。
第二、丟潼關折大將。公元755年(唐天寶十四年)十二月,唐玄宗命令哥舒翰帶病出征,扼守潼關,哥舒翰依據潼關險阻,固守不出和安史叛軍玩起來拉鋸戰。
叛軍屢次強攻潼關,均不能得其所願。耗不起持久戰的安祿山此時是進退不是,便設下伏兵,散布假情報,誤導唐軍出關迎戰,哥舒翰明知有詐,故依舊堅守不出。
但是,唐玄宗得到奏報,獲悉叛軍"兵不滿四千,皆羸弱無備" 的虛假情報後,命令"哥舒翰進兵復陝、洛"。
哥舒翰反饋的意見是安史叛軍千里奔襲,本意就是想速戰速決,我們則可以反其道而行,利用潼關之險境固守不出和叛軍打持久戰。
"翰奏曰:祿山久慣用兵,今始為逆,豈肯無備!是必羸師以誘我。若往,正墮其計中。
且賊遠來,利在速戰;官軍據險以扼之,利在堅守。況賊殘虐失眾,兵勢日蹙,將有內變;因而乘之,可不戰擒也。
要在成功,何必務速!今諸道徵兵尚多未集,請且待之。"《資治通鑒.卷218》唐軍主力圍剿叛軍
同期,奔襲河北攻擊史思明所部的郭子儀、李光弼領導的唐軍則是戰況喜人,收穫頗豐,因此,郭、李二將也奏疏唐玄宗,諫言潼關宜守不易出。
"郭子儀、李光弼亦上言:請引兵北取范阻,覆其巢穴,質賊黨妻子以招之,賊必內潰。潼關大軍,帷應固守以弊之,不可輕出。"《資治通鑒.卷218》
可是,國舅楊國忠則擔心哥舒翰醉翁之意不在酒,於是頻頻向唐玄宗打小報告。
"以賊方無備,而翰逗留,將失機會。"《資治通鑒.卷218》
公元756年(唐天寶十五年)5月,自知唐玄宗聖命難為,哥舒翰被迫出征。唐軍分為前軍五萬人、中軍十萬人、後軍三萬人一路向叛軍腹地縱深,豈料在河南靈寶境內遭到叛軍的伏擊,十八萬人幾乎是損失殆盡。
"遇崔乾祐之軍於靈寶西原。乾祐據險以待之,南薄山,北阻河,隘道七十里。辛卯,乾祐進攻潼關,克之。"《資治通鑒.卷218》
潼關淪陷,哥舒翰陷囹圄死於他殺。可以說,靈寶伏擊戰,在古代時期極具代表性。
由於唐玄宗誤判誤斷,不納諫言,先是陣前斬殺高仙芝、封常清,後棄險要而奔襲,丟失潼關天險,以至於將有利於唐朝的客觀因素,在瞬間轉變成了劣勢,這是其二。軍事要塞"潼關"
第三、潼關失守後,唐玄宗沒有積極部署調整戰略,卻以御駕親征的名義統帥北衙六軍帶著後宮嬪妃、皇家子嗣及宰相楊國忠、韋見素、外戚魏方進、禁軍統領陳玄禮等一乾親信之人連夜出逃,進而引發馬嵬坡兵變,最後以唐玄宗退位,楊國忠、楊貴妃皆死告一段落,這是其三。
第四、唐肅宗李亨繼任階段,大太監魚朝恩憑藉神策軍之威專權。在鄴城戰役中,宦官魚朝恩則以監軍之職獨攬大權,不納李光弻分兵禦敵(史思明所部)之策,以至於戰場決策失誤,指揮無方,讓唐朝部隊蒙受了一場浩劫,險些將大唐王朝推向深淵,這是其四。
第五、洛陽再度淪陷之後,唐肅宗李亨準備集調兵源七萬奔襲敵穴范陽,意欲撼動叛軍大本營,但是,宦官魚朝恩威逼利誘加以阻撓,以至於能逆轉局勢的天賜良機就這樣一瞬即逝了,這是其五。
第六、唐朝政權統治者的愚昧軟弱,眼光短淺亦是直接導致劣勢的主要核心因素,畢竟,大唐王朝宦官督軍的軌制則百弊而無一利,這是其六。唐都洛陽剿滅安史之亂,唐王朝全面翻盤的契機(機會)在哪裡?第一、唐朝執政者操之過急,不聽諫言。在安祿山的叛軍攻克洛陽之後,河南副元帥李光弼、河東副元帥郭子儀統兵出冀通衢要衝之地"井陘"攻佔常山(河北正定)。
此時,河北境內諸地軍民皆自發而起,紛紛投入到抵禦安祿山的反叛軍,安史叛軍的退路極有可能被唐軍徹底切斷。
所以,安祿山所部之叛軍遠在洛陽,身陷大唐數十萬大軍重重包圍的危險境地。唐將李光弼、哥舒翰等皆是側重於固守潼關以逸待勞,靜待敵軍飢乏之時,發動全面出擊,一招制敵。
可是,唐玄宗在宰相楊國忠的慫恿下誤信讒言,又因求勝心切,盲目出擊和叛軍決戰,結果是偷雞不成蝕把米,損兵折將不說,還丟掉了尤為重要的軍事要塞,以至於潼關失陷,殃及長安。
此舉若不失策,大唐帝國全面翻盤的機會則會如約而至。但是決策的失誤讓有利於唐朝的契機全面扭轉,戰勢加速惡化。大唐宰相楊國忠
第二、安史之亂中期,忙於防禦的唐軍在穩住陣腳之後,漸漸開始實施局部反擊。唐將郭子儀、李光弻等接連擊敗史思明所部的叛軍,幾乎阻斷了奔襲至洛陽、長安腹地的叛軍和范陽基地的聯絡。
由於,唐玄宗光復洛陽心切,命令主動出擊,部署全面反攻的錯誤決定,後果是付出了十幾萬人冤死於靈寶(河南靈寶)的慘重代價。
此決策,又一次將直搗黃龍(安史大本營)的大好時機頃刻間化為烏有,翻盤的契機就此與大唐擦肩而過。
第三、唐玄宗在馬嵬之變後退位移居巴蜀頤養天年。公元756年(唐至德元年)七月,太子李亨於在靈武(寧夏靈武)繼承大統,史謂肅宗。
唐肅宗李亨即位初始,集思廣益、積極部署,組織反擊,大臣李泌諫言,現已聚集各路兵馬與回紇西域之眾,共計十五萬,可兵分兩路,一路唐軍長驅直入克取方鎮范陽,後合兵一處圍殲洛陽之敵,但不為肅宗採納,李亨的仁孝之道再一次喪失了圍殲叛軍的有利時機。
"先攻范陽搗其巢穴,使賊無所歸。然後大兵合而攻之,賊必滅矣。"《混唐後傳》安史之亂行軍路線圖
第四、公元757(至德二年)正月,安慶緒與李豬兒串通一氣弒父自立,又命史思明退回范陽駐守。唐朝急調諸路兵源,與回紇精銳鐵騎合兵十五萬奔襲長安。歷經一番奮勇廝殺,長安復入大唐懷抱,唐軍乘勝追擊,兵臨洛陽城下。
安慶緒佔據鄴郡頑強反抗,大唐急調九節度使之兵力約二十餘萬人征伐。
安慶緒隨即潰敗,敵眾我寡之勢讓其固守鄴城不出,同時火速急調史思明所部前來救援。
就在安慶緒退入鄴郡固守待援之時,由於大唐軍中群龍無首,以至於久攻不下,士氣開始渙散,因而再一次失去了翻盤的契機。叛軍史思明於魏州稱帝
第五、史思明反叛,稱帝於魏州。唐軍策反失敗,痛失有利契機。戰火再度燃起,叛軍血洗洛陽。父子內訌,弒父自立。
公元759年(乾元二年)史思明興兵五萬打敗號稱數十萬之眾的唐軍解除了鄴城之圍,隨後,設計斬殺安慶緒,自立為帝。同年,再次攻克洛陽,自此叛軍與唐軍對峙於河陽(河南孟縣)。
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唐肅宗聽信宦官魚朝恩的讒言,命令揮師直取洛陽,唐軍一戰擊敗,河陽、懷州等重鎮淪陷於叛軍。
史思明一鼓作氣,叛軍一路殺向長安,行至陝州時,被當地駐軍阻截於河南三門峽一帶,而寸步難行,叛軍首戰失利,退縮至永寧防守。
此時,殘暴的史思明因征戰失利遷怒於其子,叛將駱悅懼怕受到株連就唆使史朝義先下手為強,殺父自立。
上樑不正下樑歪,多行不義必自斃。殘暴凶淫的史思明就這樣死在了兒子的手中,史思明所部自此殺戮不斷,叛軍大將周摯等人皆死於這場政變之中,叛軍士氣跌入谷底,作戰力量則一落千丈。叛軍史思明潰敗而逃
第六、公元738年(開元二十六年)唐肅宗李享即位於靈武之後,雄心壯志,勵精圖治,力克叛軍,光復兩京。
於是,輿輦近臣李泌在評估戰爭局勢之後,獻上一策,給唐肅宗吃了一顆定心丸。這是一個非常完美的戰略部署,由李光弻統兵駐守太原自井陘而出,郭子儀興兵經由關中平原進駐河東,彼此遙相呼應,令叛軍疲於奔命,進而以逸待勞,逐個擊破。
又以建寧王李談為范陽節度大使,統率唐軍主力出塞,聯合李光弼一舉端掉叛軍的大本營"范陽",由此形成四面合圍洛陽之勢,力求一口吃掉叛軍。建寧王李談
按理說,這套戰略戰術計劃的恰到好處又切實可行,因為圍繞范陽打援,既能有效地打擊各路回援的叛軍,又可以全面摧毀范陽這個核心目標,就極有可能儘早地結束這場浩劫。
可是,大器晚成又短命的唐肅宗雖承認了這套方案的可行性,但是卻沒有完全採納,僅僅聽取了部分建議,選定了以兩京為第一輪攻擊的作戰計劃。
所以,在歷經數番浴血奮戰之後,唐軍主力收復了長安、洛陽,但就像李泌戰前所推斷的那樣,安祿山與史思明所領導的反叛大軍時隔不久又躍馬揚鞭,夾帶著血雨腥風,捲土重來,讓瀰漫著和平氣息兩京之地再度充斥著硝煙彈雨的味道。
不得不說,唐肅宗貪功心切,再一次失掉了有利於唐朝的契機,既沒能殲滅河北之敵,又給唐朝末期乃至五代時期埋下了一顆定時隱患。唐朝皇帝壁畫針對安史之亂,唐朝採取了什麼策略,消除了外部的(威脅)危機?第一、安史之亂爆發後,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郭子儀、李光弼、張巡、僕固懷恩等唐朝名將皆臨危受命,憑藉著各自的戰爭經驗極速地平穩了局勢的惡化。
第二、唐玄宗遠遁巴蜀之地後,太子李亨於靈武承襲帝位,逐漸強化了中央政權的軍事指揮系統,進而控制並鞏固了中原地區的局勢。若是局限於巴蜀一隅之地,大唐王朝再次崛起之勢則遙遙無期。
第三、任命張巡出任睢陽太守(河南商丘),張巡任職期間有效地阻遏了安史叛軍侵略江淮的戰略企圖,保障了江淮地區賦稅輸入關中的道路的暢通,直接地為平叛安史之亂提供了物質保障基礎。
第四、善於借力打力。為了有效地防禦並打擊安祿山、史思明所部叛軍的精銳塞外騎兵,唐朝政權在大力徵調西北地區諸蕃族游牧部落騎兵的同時,還與回紇達成協議,藉助回紇騎兵助力討伐叛軍。
雖說付出的成本有些昂貴,但是,卻在某種程度上加快了鎮壓安史之亂的進度。回紇精銳騎兵
這裡需要補充一下,唐朝時期,回紇的地位頗為重要。安史之亂爆發之後,大政權曾屢次遣使入回鶻汗庭,向其借兵以助唐鎮壓叛亂。
其實,回鶻投入的區區數千兵力,並不能解決什麼問題,換個角度而言,若是和叛軍主力一旦交鋒,回鶻的這幾千人馬瞬間就會被包了餃子,因而說回紇相助於大唐鎮壓叛亂的價值則是被史書無限放大了。
所以,縱觀現實而言,回鶻相助大唐平叛安史之亂的作用則是非常有限的。
因為,唐朝遣使摧眉折腰地請求回紇出兵相助則是具有另一層戰略意圖,其真正的企圖則是藉此契機和回紇拉近同盟關係才是最終的策略。唐王朝向回鶻借兵的真實戰略意圖
究其原因,無非是陷於內外交困之中的唐肅宗意識到了回紇在安史之亂所扮演的角色尤為重要。
於內,臨危受命承襲帝位的唐肅宗需要強化鞏固自己初建的統治地位,於外,則需要儘快平定安史之亂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因此,就需要將回紇潛在危險予以徹底驅除,以防止回紇政權與安史反叛組織遙相呼應,為私為利而攜手抗唐,同時為大唐平叛提供馬匹等必要的戰略物資供應,拉攏回紇等於是一石三鳥的計謀。安史之亂兵臨洛陽城
結語:安史之亂既體現了大唐王朝的優劣利弊,又因其戰略戰術適當而取得了戰爭的最終勝利。
但是,唐朝數十萬將士浴血廝殺所置換的成就極有可能因執政者的思想偏移於剎那間灰飛煙滅。
畢竟,戰爭的局勢則是蒼黃反覆,既嚴重地延緩了大唐政權平定安史之亂的歷史歷程,又在根基上加重了戰亂對大唐帝國統治地位的進一步惡化。
運用SWOT法,分析唐王朝在平叛「安史之亂」中的戰略得失?
背景:公元755年(天寶十四年)唐玄宗李隆基執政時期,大唐王朝邊陲重地十大節度經略使之一,時任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的突厥人安祿山打著"誅楊國忠清君側"的口號,自范陽鎮(北京西南部)興兵叛唐。
安祿山的反叛大軍從范陽鎮(北京西南)一路南下,相繼攻陷河北,太原,繼而又攻克滎陽、虎牢等軍事重地,時隔不久便攻破唐朝洛陽與長安。
公元762年(唐寶應元年)十月,唐代宗李豫任命雍王李適為天下兵馬元帥,統轄各路方鎮兵力與回紇援軍征討已是窮途暮路的叛軍。
殺父自立的史朝義在潰敗之後,"自漁陽回止幽州,縊死醫巫閭祠下"。自此,長達八年的「安史戰亂」與「大唐帝國」之戀落下了帷幕。
通過SWOT分析法,揭開"安史之亂"歷史謎團
安史之亂蓄謀已久,驟然爆發。但是,大唐王朝本可以仰仗強大的國防力量、國民經濟物阜民豐,再加上安史叛軍內耗頻繁等諸多的有利因素,本可以火速鎮壓。
孰料戰爭形勢則是曲折離奇,甚是複雜多變,因而延續了八年的時間。
八年抗戰,究其緣由,無非是:
一是因為安史叛軍深思熟慮,籌劃已久;
二是安祿山、史思明全部都是身經百戰的梟將;
三是大唐王朝統治政權的策略部署利弊,皆是擔負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運用SWOT法則,分析唐王朝在平叛「安史之亂」中的戰略得失
面對安史之亂,唐朝有利的因素(優勢)有哪些?
第一,經濟基礎,安祿山的叛軍猶如初生牛犢不怕虎,但論持久戰來看,叛軍的經濟基礎不牢靠,後勤保障不及唐朝。
雖說在戰場上接連失利的大唐王朝,在對比安祿山的叛軍來看,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1、經濟(唐朝GDP高產區的江南與巴蜀地區沒有受到安史之亂的影響,依舊源源不斷地為大唐王朝提供著兵源與稅賦等強有力的保障。)。
2、民心(民心向來是站在正義的一方,無論以任何借口發動的侵略都是非正義的。)。
3、國防力量(唐朝有著明確的軍事部署與目標作戰規劃,雖說局部有些偏差,但是整體戰略方向沒有偏移。)等方面擁有著絕對性的優勢。
安史之亂真實原因
第二,軍事力量懸殊,公元742年(唐天寶元年)時期,唐朝就在各邊防要地部署了十個邊陲重鎮,又稱之為"天寶十節度"。
其一、安西,公元710(唐景雲元年)間設立,統轄龜茲、焉耆(新疆焉耆)、于闐(新疆和田)、疏勒(新疆喀什)等四個軍事重鎮。
"安西節度撫寧西域,統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四鎮,治龜茲城,兵二萬四千。"《資治通鑒.卷215》
唐朝方鎮"安西節度使"
其二、北庭,公元712年(唐先天元年)間設立,("北庭"又稱之為"北庭都護府",管轄伊、西、庭等三個州和北庭都護府轄境內的全部武裝力量)。
"北庭節度防制突騎施、堅昆,統瀚海、天山、伊吾三軍,屯伊、西二州之境,治北庭都護府,兵二萬人。"《資治通鑒.卷215》
唐朝方鎮「北庭節度使」
其三、河西,公元711年(唐景雲二年)間設立,行政駐地在涼州(甘肅武威),統御著涼州、甘、肅、伊、西、瓜、沙等七州,等於是現在的甘肅武威西部地區與新疆東北部的部分地區。;
"河西節度斷隔吐蕃、突厥,統赤水、大斗、建康、寧寇、玉門、黑離、豆盧、新泉八軍,張掖、交城、白亭三守捉,屯涼、肅、瓜、沙、會五州之境,治涼州,兵七萬三千人。"《資治通鑒.卷215》
唐朝方鎮「河西節度使」
其四、朔方,又稱之為"靈武",公元721(唐開元九年)設立,行政駐地在靈州(寧夏吳忠)。
"朔方節度捍禦突厥,統經略、豐安、定遠三軍,三受降城,安北、單于二都護府,屯靈、夏、豐三州之境,治靈州,兵六萬四千七百人。" 《資治通鑒.卷215》
唐朝方鎮「朔方節度使」
其五、河東,公元730年(開元十八年)設立,統轄天兵、大同、橫野、岢嵐四軍,雲中守捉(守捉:唐代的一種地方建制,部隊駐守的地點,規模較大的稱之為軍,數量較小的稱之為守捉。),太原府,遼、石、嵐、汾、代、忻、朔、蔚、雲、儀等十個州。
"河東節度與朔方掎角以御突厥,統天兵、大同、橫野、岢嵐四軍,雲中守捉,屯太原府忻、代、嵐三州之境,治太原府,兵五萬五千人。" 《資治通鑒.卷215》
唐朝方鎮「河東節度使」
其六、范陽,又稱之為"幽州節度使或盧龍節度使",公元742(唐天寶元年)間設立。
"范陽節度臨制奚、契丹,統經略、威武、清夷、靜塞、恆陽、北平、高陽、唐興、橫海九軍,屯幽、薊、媯、檀、易、恆、定、漠、滄九州之境,治幽州,兵九萬一千四百人。"《資治通鑒.卷215》
唐朝方鎮「范陽節度使」
七、平盧,公元719年(唐開元七年)間設立。
"平盧節度鎮撫室韋、靺鞨,統平盧、盧龍二軍,榆關守捉,安東都護府,屯營、平二州之境,治營州,兵三萬七千五百人。"《資治通鑒.卷215》
唐朝方鎮"平盧節度使"
其八、隴右,公元713年(唐開元元年)間設立,轄境為甘肅的部分地區與青海青海湖東部區域。
"隴右節度備御吐蕃,統臨洮、河源、白水、安人、振威、威戎、漠門、寧塞、積石、鎮西十軍,綏和、合川、平夷三守捉,屯鄯、廊、洮、河之境,治鄯州,兵七萬五千人。"《資治通鑒.卷215》
唐朝方鎮"隴右節度使"
其九、劍南,公元719(唐開元七年)間設立,行政駐地在益州(四川成都)。
"劍南節度西抗吐蕃,南撫蠻獠,統天寶、平戎、昆明、寧遠、澄川、南江六軍,屯益、翼、茂、當、巂、柘、松、維、恭、雅、黎、姚、悉十三州之境,治益州,兵三萬九百人。"《資治通鑒.卷215》
10、嶺南五府經略使,唐朝方鎮,公元733(唐開元二十一年間)設立,其辦公駐地在廣州,管理疆域屬於是現在的廣西、海南及越南北部地區。
"嶺南五府統經略、清海二軍,桂、容、邕、交四管,治廣州,兵萬五千四百人。"《資治通鑒.卷215》
唐朝方鎮"嶺南五府經略使"
根據《資治通鑒.卷215》記載:"天寶十節度"總共兵源為"四十二萬六千九百人"(426900),其中掌握在唐朝手中可控的藩鎮兵力為"二十四萬三千人"(24300),加上由宦官控制並戍守京都周圍的北衙禁軍主力神策軍約十萬人,而安祿山與史思明控制的平盧、范陽、河東等三鎮叛軍兵力為"十八萬三千九百人"(183900)。
因此來看,安史之亂爆發的初期,唐朝的兵力不及安祿山,但中後期投入的兵力,再加上回紇的援軍,唐朝兵力部署的數量則數倍於叛軍。
唐王朝與安史叛軍兵力對比
第三,掛羊頭賣狗肉,安祿山叛唐的理由是"討伐楊國忠"高舉"清君側"的大旗,
首先,論其本質而言,其則沒有將自立山頭的大旗拋出來。
其次,是安祿山的山頭之中沒有各路方鎮使沒有參與,同他沆瀣一氣,而這些邊陲藩鎮的節度(經略)使無論是在個人情感方面,還是道義上而言都是偏向於大唐統治政權的。
再次,隨之而來爆發的馬嵬驛事件,大舅子楊國忠與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楊玉環皆死於有預謀的亂兵之中,安祿山拋出"誅國忠、清君側"的山頭大旗便一落千丈,借口沒有了,道義自然也就沒了方向,兵敗也就屬於是大勢所趨。
楊貴妃浮雕畫像
安史之亂爆發後,不利於唐朝的因素(劣勢)有哪些?
第一、唐王朝雙目不明委以太監為督軍,干涉兵戈之事。於是在洛陽城破之後,大將軍高仙芝、封常清二將皆因太監邊令誠向唐玄宗李隆基打了小報告,以至於遭到誣害,以"出師不利"慘遭身首異處,而唐朝自斬手足之舉,只能是令親者痛仇者快,這是其一。
第二、丟潼關折大將。公元755年(唐天寶十四年)十二月,唐玄宗命令哥舒翰帶病出征,扼守潼關,哥舒翰依據潼關險阻,固守不出和安史叛軍玩起來拉鋸戰。
叛軍屢次強攻潼關,均不能得其所願。耗不起持久戰的安祿山此時是進退不是,便設下伏兵,散布假情報,誤導唐軍出關迎戰,哥舒翰明知有詐,故依舊堅守不出。
但是,唐玄宗得到奏報,獲悉叛軍"兵不滿四千,皆羸弱無備" 的虛假情報後,命令"哥舒翰進兵復陝、洛"。
哥舒翰反饋的意見是安史叛軍千里奔襲,本意就是想速戰速決,我們則可以反其道而行,利用潼關之險境固守不出和叛軍打持久戰。
"翰奏曰:祿山久慣用兵,今始為逆,豈肯無備!是必羸師以誘我。若往,正墮其計中。
且賊遠來,利在速戰;官軍據險以扼之,利在堅守。況賊殘虐失眾,兵勢日蹙,將有內變;因而乘之,可不戰擒也。
要在成功,何必務速!今諸道徵兵尚多未集,請且待之。"《資治通鑒.卷218》
唐軍主力圍剿叛軍
同期,奔襲河北攻擊史思明所部的郭子儀、李光弼領導的唐軍則是戰況喜人,收穫頗豐,因此,郭、李二將也奏疏唐玄宗,諫言潼關宜守不易出。
"郭子儀、李光弼亦上言:請引兵北取范阻,覆其巢穴,質賊黨妻子以招之,賊必內潰。潼關大軍,帷應固守以弊之,不可輕出。"《資治通鑒.卷218》
可是,國舅楊國忠則擔心哥舒翰醉翁之意不在酒,於是頻頻向唐玄宗打小報告。
"以賊方無備,而翰逗留,將失機會。"《資治通鑒.卷218》
公元756年(唐天寶十五年)5月,自知唐玄宗聖命難為,哥舒翰被迫出征。唐軍分為前軍五萬人、中軍十萬人、後軍三萬人一路向叛軍腹地縱深,豈料在河南靈寶境內遭到叛軍的伏擊,十八萬人幾乎是損失殆盡。
"遇崔乾祐之軍於靈寶西原。乾祐據險以待之,南薄山,北阻河,隘道七十里。辛卯,乾祐進攻潼關,克之。"《資治通鑒.卷218》
潼關淪陷,哥舒翰陷囹圄死於他殺。可以說,靈寶伏擊戰,在古代時期極具代表性。
由於唐玄宗誤判誤斷,不納諫言,先是陣前斬殺高仙芝、封常清,後棄險要而奔襲,丟失潼關天險,以至於將有利於唐朝的客觀因素,在瞬間轉變成了劣勢,這是其二。
軍事要塞"潼關"
第三、潼關失守後,唐玄宗沒有積極部署調整戰略,卻以御駕親征的名義統帥北衙六軍帶著後宮嬪妃、皇家子嗣及宰相楊國忠、韋見素、外戚魏方進、禁軍統領陳玄禮等一乾親信之人連夜出逃,進而引發馬嵬坡兵變,最後以唐玄宗退位,楊國忠、楊貴妃皆死告一段落,這是其三。
第四、唐肅宗李亨繼任階段,大太監魚朝恩憑藉神策軍之威專權。在鄴城戰役中,宦官魚朝恩則以監軍之職獨攬大權,不納李光弻分兵禦敵(史思明所部)之策,以至於戰場決策失誤,指揮無方,讓唐朝部隊蒙受了一場浩劫,險些將大唐王朝推向深淵,這是其四。
第五、洛陽再度淪陷之後,唐肅宗李亨準備集調兵源七萬奔襲敵穴范陽,意欲撼動叛軍大本營,但是,宦官魚朝恩威逼利誘加以阻撓,以至於能逆轉局勢的天賜良機就這樣一瞬即逝了,這是其五。
第六、唐朝政權統治者的愚昧軟弱,眼光短淺亦是直接導致劣勢的主要核心因素,畢竟,大唐王朝宦官督軍的軌制則百弊而無一利,這是其六。
唐都洛陽
剿滅安史之亂,唐王朝全面翻盤的契機(機會)在哪裡?
第一、唐朝執政者操之過急,不聽諫言。在安祿山的叛軍攻克洛陽之後,河南副元帥李光弼、河東副元帥郭子儀統兵出冀通衢要衝之地"井陘"攻佔常山(河北正定)。
此時,河北境內諸地軍民皆自發而起,紛紛投入到抵禦安祿山的反叛軍,安史叛軍的退路極有可能被唐軍徹底切斷。
所以,安祿山所部之叛軍遠在洛陽,身陷大唐數十萬大軍重重包圍的危險境地。唐將李光弼、哥舒翰等皆是側重於固守潼關以逸待勞,靜待敵軍飢乏之時,發動全面出擊,一招制敵。
可是,唐玄宗在宰相楊國忠的慫恿下誤信讒言,又因求勝心切,盲目出擊和叛軍決戰,結果是偷雞不成蝕把米,損兵折將不說,還丟掉了尤為重要的軍事要塞,以至於潼關失陷,殃及長安。
此舉若不失策,大唐帝國全面翻盤的機會則會如約而至。但是決策的失誤讓有利於唐朝的契機全面扭轉,戰勢加速惡化。
大唐宰相楊國忠
第二、安史之亂中期,忙於防禦的唐軍在穩住陣腳之後,漸漸開始實施局部反擊。唐將郭子儀、李光弻等接連擊敗史思明所部的叛軍,幾乎阻斷了奔襲至洛陽、長安腹地的叛軍和范陽基地的聯絡。
由於,唐玄宗光復洛陽心切,命令主動出擊,部署全面反攻的錯誤決定,後果是付出了十幾萬人冤死於靈寶(河南靈寶)的慘重代價。
此決策,又一次將直搗黃龍(安史大本營)的大好時機頃刻間化為烏有,翻盤的契機就此與大唐擦肩而過。
第三、唐玄宗在馬嵬之變後退位移居巴蜀頤養天年。公元756年(唐至德元年)七月,太子李亨於在靈武(寧夏靈武)繼承大統,史謂肅宗。
唐肅宗李亨即位初始,集思廣益、積極部署,組織反擊,大臣李泌諫言,現已聚集各路兵馬與回紇西域之眾,共計十五萬,可兵分兩路,一路唐軍長驅直入克取方鎮范陽,後合兵一處圍殲洛陽之敵,但不為肅宗採納,李亨的仁孝之道再一次喪失了圍殲叛軍的有利時機。
"先攻范陽搗其巢穴,使賊無所歸。然後大兵合而攻之,賊必滅矣。"《混唐後傳》
安史之亂行軍路線圖
第四、公元757(至德二年)正月,安慶緒與李豬兒串通一氣弒父自立,又命史思明退回范陽駐守。唐朝急調諸路兵源,與回紇精銳鐵騎合兵十五萬奔襲長安。歷經一番奮勇廝殺,長安復入大唐懷抱,唐軍乘勝追擊,兵臨洛陽城下。
安慶緒佔據鄴郡頑強反抗,大唐急調九節度使之兵力約二十餘萬人征伐。
安慶緒隨即潰敗,敵眾我寡之勢讓其固守鄴城不出,同時火速急調史思明所部前來救援。
就在安慶緒退入鄴郡固守待援之時,由於大唐軍中群龍無首,以至於久攻不下,士氣開始渙散,因而再一次失去了翻盤的契機。
叛軍史思明於魏州稱帝
第五、史思明反叛,稱帝於魏州。唐軍策反失敗,痛失有利契機。戰火再度燃起,叛軍血洗洛陽。父子內訌,弒父自立。
公元759年(乾元二年)史思明興兵五萬打敗號稱數十萬之眾的唐軍解除了鄴城之圍,隨後,設計斬殺安慶緒,自立為帝。同年,再次攻克洛陽,自此叛軍與唐軍對峙於河陽(河南孟縣)。
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唐肅宗聽信宦官魚朝恩的讒言,命令揮師直取洛陽,唐軍一戰擊敗,河陽、懷州等重鎮淪陷於叛軍。
史思明一鼓作氣,叛軍一路殺向長安,行至陝州時,被當地駐軍阻截於河南三門峽一帶,而寸步難行,叛軍首戰失利,退縮至永寧防守。
此時,殘暴的史思明因征戰失利遷怒於其子,叛將駱悅懼怕受到株連就唆使史朝義先下手為強,殺父自立。
上樑不正下樑歪,多行不義必自斃。殘暴凶淫的史思明就這樣死在了兒子的手中,史思明所部自此殺戮不斷,叛軍大將周摯等人皆死於這場政變之中,叛軍士氣跌入谷底,作戰力量則一落千丈。
叛軍史思明潰敗而逃
第六、公元738年(開元二十六年)唐肅宗李享即位於靈武之後,雄心壯志,勵精圖治,力克叛軍,光復兩京。
於是,輿輦近臣李泌在評估戰爭局勢之後,獻上一策,給唐肅宗吃了一顆定心丸。這是一個非常完美的戰略部署,由李光弻統兵駐守太原自井陘而出,郭子儀興兵經由關中平原進駐河東,彼此遙相呼應,令叛軍疲於奔命,進而以逸待勞,逐個擊破。
又以建寧王李談為范陽節度大使,統率唐軍主力出塞,聯合李光弼一舉端掉叛軍的大本營"范陽",由此形成四面合圍洛陽之勢,力求一口吃掉叛軍。
建寧王李談
按理說,這套戰略戰術計劃的恰到好處又切實可行,因為圍繞范陽打援,既能有效地打擊各路回援的叛軍,又可以全面摧毀范陽這個核心目標,就極有可能儘早地結束這場浩劫。
可是,大器晚成又短命的唐肅宗雖承認了這套方案的可行性,但是卻沒有完全採納,僅僅聽取了部分建議,選定了以兩京為第一輪攻擊的作戰計劃。
所以,在歷經數番浴血奮戰之後,唐軍主力收復了長安、洛陽,但就像李泌戰前所推斷的那樣,安祿山與史思明所領導的反叛大軍時隔不久又躍馬揚鞭,夾帶著血雨腥風,捲土重來,讓瀰漫著和平氣息兩京之地再度充斥著硝煙彈雨的味道。
不得不說,唐肅宗貪功心切,再一次失掉了有利於唐朝的契機,既沒能殲滅河北之敵,又給唐朝末期乃至五代時期埋下了一顆定時隱患。
唐朝皇帝壁畫
針對安史之亂,唐朝採取了什麼策略,消除了外部的(威脅)危機?
第一、安史之亂爆發後,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郭子儀、李光弼、張巡、僕固懷恩等唐朝名將皆臨危受命,憑藉著各自的戰爭經驗極速地平穩了局勢的惡化。
第二、唐玄宗遠遁巴蜀之地後,太子李亨於靈武承襲帝位,逐漸強化了中央政權的軍事指揮系統,進而控制並鞏固了中原地區的局勢。若是局限於巴蜀一隅之地,大唐王朝再次崛起之勢則遙遙無期。
第三、任命張巡出任睢陽太守(河南商丘),張巡任職期間有效地阻遏了安史叛軍侵略江淮的戰略企圖,保障了江淮地區賦稅輸入關中的道路的暢通,直接地為平叛安史之亂提供了物質保障基礎。
第四、善於借力打力。為了有效地防禦並打擊安祿山、史思明所部叛軍的精銳塞外騎兵,唐朝政權在大力徵調西北地區諸蕃族游牧部落騎兵的同時,還與回紇達成協議,藉助回紇騎兵助力討伐叛軍。
雖說付出的成本有些昂貴,但是,卻在某種程度上加快了鎮壓安史之亂的進度。
回紇精銳騎兵
這裡需要補充一下,唐朝時期,回紇的地位頗為重要。安史之亂爆發之後,大政權曾屢次遣使入回鶻汗庭,向其借兵以助唐鎮壓叛亂。
其實,回鶻投入的區區數千兵力,並不能解決什麼問題,換個角度而言,若是和叛軍主力一旦交鋒,回鶻的這幾千人馬瞬間就會被包了餃子,因而說回紇相助於大唐鎮壓叛亂的價值則是被史書無限放大了。
所以,縱觀現實而言,回鶻相助大唐平叛安史之亂的作用則是非常有限的。
因為,唐朝遣使摧眉折腰地請求回紇出兵相助則是具有另一層戰略意圖,其真正的企圖則是藉此契機和回紇拉近同盟關係才是最終的策略。
唐王朝向回鶻借兵的真實戰略意圖
究其原因,無非是陷於內外交困之中的唐肅宗意識到了回紇在安史之亂所扮演的角色尤為重要。
於內,臨危受命承襲帝位的唐肅宗需要強化鞏固自己初建的統治地位,於外,則需要儘快平定安史之亂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因此,就需要將回紇潛在危險予以徹底驅除,以防止回紇政權與安史反叛組織遙相呼應,為私為利而攜手抗唐,同時為大唐平叛提供馬匹等必要的戰略物資供應,拉攏回紇等於是一石三鳥的計謀。
安史之亂兵臨洛陽城
結語:安史之亂既體現了大唐王朝的優劣利弊,又因其戰略戰術適當而取得了戰爭的最終勝利。
但是,唐朝數十萬將士浴血廝殺所置換的成就極有可能因執政者的思想偏移於剎那間灰飛煙滅。
畢竟,戰爭的局勢則是蒼黃反覆,既嚴重地延緩了大唐政權平定安史之亂的歷史歷程,又在根基上加重了戰亂對大唐帝國統治地位的進一步惡化。